制造业当家助推新型工业化

来源/作者:南方日报| 发布:智能装备网|发布时间:2024-03-18|阅读:205

3月1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将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个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省的专门立法,将为广东全面提升“制造业当家”优势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推动各项政策和资源要素向工业领域倾斜和集聚。

身处改革开放前沿,作为经济大省、工业大省的广东,更要勇挑大梁,做稳工业“压舱石”。过去一年,广东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制造强省建设大步向前进、干出新气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4万亿元大关、增长4.4%;工业经济延续向好向上态势,有力支撑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昌道励许宁宁

量质齐升全面推进五大提升行动

规上工业营收规模达到18万亿元,全省规上工业企业超7.1万家,双双蝉联全国第一;汽车产销量居全国第一,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一辆是“广东造”;累计培育9家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全国第一……

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第一”,是广东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脚印,也是广东在全球产业体系中坐标的见证。“量”的增长与“质”的提升,使得大省挑大梁挑得越来越起劲。

2023年,广东全面推进“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加速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大产业”立柱架梁,夯实产业发展根基。广东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产业集群,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四成,7个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积极谋划五大未来产业集群。广东还组织开展“百链韧性提升”专项行动,实施核心软件攻关、“璀璨行动”等战略专项工程,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大平台”提级赋能,广栽产业发展“金梧桐”。广东正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万亩千亿”园区载体:加快推进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7个大型产业集聚区、96个省产业园建设。制造业创新大平台为产业跃升赋能,目前广东累计有5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数量居全国第一;布局建设4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621家。

“大项目”扩容增量,注入产业发展新动能。广东坚持项目为王、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制定全省工业投资跃升计划、“技改十条”和工业技术改造“双增”行动方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2.2%,连续3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4%,增速创6年新高。同时,建立健全制造业引资引智工作机制。2023年,全省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492.2亿元,占全省实际使用外资比例升至30.9%。

“大企业”培优增效,培育世界一流企业群。10家制造业企业进入世界500强、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132家、累计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528家……广东加快构建“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企业攻坚和专精特新企业筑基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同时还在全国率先开展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试点,53家企业完成第三方复核,数量居全国第一。

“大环境”生态优化,建设产业发展新高地。广东出台“制造业当家22条”,推动出台《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以法治护航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接下来还将优化完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综合考核制度。为推动要素资源向制造业集中配置,广东出台“降低制造业成本十条”,预计每年可推动制造业企业降低成本超1380亿元。

做稳“压舱石” 全力实施工业投资跃升计划

今年是全面落实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的重要一年。广东将着力在稳投入、稳政策、稳预期上下更大功夫,千方百计稳住制造业规模、比重和发展速度,以合理的增长加厚经济底板,真正挑起经济大省、工业大省的大梁。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生产力。今年,广东将全力实施工业投资跃升计划,针对省重点跟踪的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逐个制定“作战图”,加快开工建设投产,深挖本地企业增资扩产潜力,形成投产一批、建设一批、推进一批、储备一批的重大项目滚动发展局面。

工业技改是保持制造业旺盛生命力最关键的密码。广东将继续大抓工业技改投资,主动衔接国家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深入实施“技改十条”,积极开展“百企千项”示范行动,力争全年推动超过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

作为实体经济的“活水”,金融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能够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融合。广东将强化财政资金和金融资本撬动引导,增加对重大战略、重大产业、重大政策的财力保障。推动更多金融资源精准有效配置到产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助力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为做优做强制造业这份厚实家当,广东还将聚焦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建设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实施5个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争创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打造世界级、国家级、省级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格局。

一方面,分门别类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居建材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让“老树发新枝”。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快养老、保育康复用品等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服务机器人等老年用品研发生产。

同时,巩固提升优势产业领先地位。推动电子信息、绿色石化、智能家电、汽车、超高清视频显示等规模大、实力强的优势产业大步向前,立稳广东产业“顶梁柱”。充分发挥“链长制”作用,深化各区域产业分工协作,着力突破重大技术缺失和薄弱环节,支持企业供应链多元化。

另一方面,培育做大新兴产业。推动新能源、生物医药、安全应急、集成电路、精密仪器设备、前沿新材料、智能机器人等新兴产业成规模、上层次,迅速释放新动能。如重点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大布局,加快建设星源材质、融捷南沙等5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

广东还将前瞻布局兼具颠覆性功能和广泛市场需求的未来产业,实施未来电子信息、未来智能装备、未来生命健康、未来材料、未来绿色低碳五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在6G、人工智能、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抢占技术制高点。

壮大新质生产力实施“百链韧性提升”专项行动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今年工作任务之首,强调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今年,广东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壮大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重塑新动能的新质生产力,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为系统布局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广东将深入实施国家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和“广东强芯”工程、产业链供应链“百链韧性提升”专项行动,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切实解决产业链供应链“卡点”和“堵点”问题。

其中,广东将推动芯粤能、新锐光掩模等产线爬坡满产,粤芯三期、华润微、增芯科技等新建项目顺利投产,推进广东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中试平台、中微半导体等重大项目建设,加速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

广东还将充分发挥新型储能等5个国家级创新中心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中下游协同创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新培育60家左右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高标准打造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此外,加强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落实国家和省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实施制造强省建设“十百千万”人才专项行动,开展第一批省级人才联盟建设,支持企业培养大批卓越工程师,为产业创新、技术攻关提供充足而有力的人才支撑。

近年来,广东把实现新型工业化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任务,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今年,广东也将积极顺应全球产业发展和变革大趋势,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加快广东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数智化赋能,助力产业智能化升级。广东将推进2个国家级和14个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设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力争全年新增推动9200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制造业数字化“链式转型”省域样本。

绿色化引领,推动工业循环经济。广东将积极稳妥推动钢铁、石化、有色、建材、造纸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创建一批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加大绿色产品供给,完善绿色制造标准和服务体系。

产业融合互促,带动生产性服务业攀向高端。广东将推动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生活性服务业领域深度运用。同时,深入实施工业设计赋能行动方案,开展粤东粤西粤北行专项行动,积极培育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研究院,争创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创办国际设计大赛,打造服务湾区、引领全国、影响世界的设计生态。

一线

广东高标准打造“万亩千亿”产业园区载体

“广州研发+清远制造”拓展发展新空间

“我们的规模、产能翻了几番。”入驻广州北·中大时尚科技城近一年来,普瑞媞服饰总经理周永福看到了“广州研发+清远制造”合作模式带来的新变化,“园区的数字化智能制造平台也将推动产业迈向更高端”。

广东经济的最大潜力在于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当前,广东正打造更多“万亩千亿”产业园区载体,高标准建设15个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在管理架构、开发建设、招商运营、管理服务等方面探索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引导中央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主平台建设,广泛推动各方资源向主平台汇聚和倾斜。

其中,规划用地超万亩的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是纺织服装“全省一盘棋”的重要落子。广州北·中大时尚科技城是转移园的核心区,将构建纺纱、织布、制衣、数码印花等全产业链一体化、数字化智能制造平台,通过信息化赋能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目前,园区正在打造全国首个数码印花产业园。“传统的样衣开发至少需要3000到5000元的成本,数码印花可实现单件生产,低成本满足客户定制化要求。”华印(广东)产业园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刚说,数码印花非常绿色环保,不会产生废水废气。

园区还推出了“共享车间”的创新生产模式。在致景科技服装智能制造工厂一楼,设有预缩机、电脑裁床等使用频率较低但价格高昂的设备,园区企业可按使用时长、用电量等指标付费使用。致景科技顾问戴鹤婷说,这种“模块化+数智化”的生产方式,能帮助中小型工厂无忧有序地进行转移,满足“小单快返”的需求。

产业有序转移正带来发展新空间。接下来,广东将持续引导县域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工业,推动珠三角核心城市向县域溢出产业、创新和服务,联动发展,努力把短板变为潜力板。

同时,支持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更好承接国内外特别是珠三角产业有序转移,以“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生产+服务”等形式,推动跨区域产业共建。

案例

从拿着锤子找钉子“到”小巨人

广东做实做精服务,支持企业创新

产品成为现象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的特殊“演员”;当选第五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营收和订单连年翻倍,顺利开拓海外市场;迭代调度系统,最高可支持千台机器人统一调配和管理……对于深圳优艾智合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产品总监赵万秋而言,在深圳拼搏创新的每一天都很有收获。

当下,智能制造领域对机器人需求强劲。赵万秋和他的伙伴们在创业之初便注意到了这点。于是他们从工业物流开始切入,短短5年左右时间,优艾智合复合移动工业机器人产品已横跨智慧物流、智能巡检以及3C、新能源、半导体制造等多个领域,复合机器人出货量全国居首。

“如今,在半导体生产中,我们攻克了对洁净度、运输稳定性等条件要求极高的晶圆转运环节。”赵万秋自豪感满满,“我们已助力国内外多个知名半导体工厂实现工业物流智能化升级。”

回想创业之路,赵万秋感叹并不好走。“就像一群学院派‘拿着锤子找钉子’,只懂技术,却不懂市场。”所幸,“广东创新氛围浓,营商环境好,在供应链、研发人才等方面也很有优势。”赵万秋感慨道,公司2018年进驻深圳后,所有的研发和生产速度都加快了,切实感受到了“广东速度”。

当前,广东大力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开放发展。广东出台的“民营经济30条”提出,支持民营企业加强科技创新。为此,广东正做实做精各项企业服务,支持企业创新。

如新增认定30个以上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若干省级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完善“粤企政策通”平台功能;新增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展望今年,赵万秋谈到,计划在日本成立分公司;未来3年,优艾智合计划将海外业务占比提升至总营收的30%以上。对赵万秋来讲,这既是全球化布局的机遇,亦是“再出发”的挑战。

像优艾智合这样的“小巨人”企业,将在广东聚集成势。抓大育小、梯次支撑,广东正充分激发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推动形成“链主”企业引领、单项冠军企业攻坚、专精特新企业筑基、大中小企业融通协作的发展格局。


标签: 智能制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注明转载自互联网及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该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资讯内容涉及贵公司版权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十五天内联系本网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周一至周五 AM9:00 - PM18:00

站务与合作:info@deppre.com

广告与积分:2528074116@qq.com

扫码关注或加入QQ群(577347244)

Copyright ©2024 德普瑞工控工程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装备网 - 领先的智能装备采购交易平台,帮助企业轻松做成生意!  ICP备案号:粤ICP备1505587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