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2021年的自动驾驶行业,可能是:规模效应。
提起“自动驾驶”,大部分人已经不会再一头雾水。许多大众耳熟能详的科技公司,基本都已经进入了这一领域,苹果、小米、华为、滴滴等相继宣布进入自动驾驶赛道,主机厂品牌如吉利、上汽等也先后成立电动车品牌,加码自动驾驶技术。
一众选手同台竞技,颇有一种“极目千里、无复烟火”的感觉,而新秀崛起成为一方诸侯、君主藩王相互博弈的局面,也像《旧五代史·安重荣传》中记载的那样:“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宁有种耶?”
只要兵强马壮,即可在乱世中站稳脚跟,纵观今年在商业化表现上较为出色的选手,比如拿到无人驾驶出租车商业化第一单的百度、勇闯自动驾驶量产落地无人区、销量和交付量大增的小鹏长城等车企、实现34款车型陆续量产落地的毫末智行,都将“量产”作为头等大事。
厉兵秣马的战局背后,也让我们看到了“规模效应”对于自动驾驶走向稳定商业模式,有多重要。量产速度与双碳战略推进速度叠加,双轮驱动之下,或将推动特斯拉、小鹏汽车、毫末智行、Momenta等走渐进式技术路线的企业,在2022年进入增长“快车道”。
年底正是盘点季,是一路狂奔之后难得的思考时期,今天我们不妨通过自动驾驶的“量产游戏”,来看看产业格局演化的伏线千里。
时势造英雄:
中国自动驾驶的2021“井喷”
见过了太多的“元年”“泡沫”,这里必须先回答大家的一个疑惑:2021年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井喷”是真实可靠的吗?
坦率地说,整个行业出现拐点出现可能还早,根据麦肯锡发布的研究报告自动驾驶每公里成本与司机驾驶传统汽车成本大致持平,自动驾驶的拐点或将到来。目前看来,自动驾驶的成本还无法与传统汽车同日而语。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自动驾驶车企及技术企业实现规模化量产,自动驾驶也开始走向商业化“分水岭”,能够解决量产问题的企业加速前行,做不到的企业或将在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和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承压。
从这个角度来看,2021已经给未来的自动驾驶产业格局埋下了伏笔。主要有几重考量因素:
1.“修路”完成,基础软硬件构建成熟。2021年,伴随着中国许多省市将智慧出行、碳中和、数字新基建等作为城市战略,大力推进了计算中心、5G、边缘计算、车路协同、高精度地理数据、无人车路测及商用实践的进展,使得自动驾驶所依赖的软硬件体系都趋于完善,相当于修好了一条加速前进的产业高速。
2.“通车”完成,大量自动驾驶产品开始交付上路。2021年,各类L2-L4级的自动驾驶车辆开始走出封闭路测试验场,走上了真实的城市道路。京东、阿里巴巴、美团、物美、白犀牛、毫末智行等的即时配送无人车,规模化落地园区和商圈;“特小长”(特斯拉、小鹏、长城)的自动驾驶乘用车量产交付计划不断加速,实现商业化运营的同时,也将真实路况信息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后台算法进行迭代优化升级,更早的量产商用也意味着更大的数据优势和算法优势,自动驾驶的“马太效应”正在出现。
3.“亲人”完成,技术的大众亲和度前所未有。随着数字化普及、后疫情时代减少接触的习惯使然,自动驾驶也逐步成为大众熟悉、接受的服务与工具。据报道,有2万多名用户每个月至少会乘坐10次机器人出租车。在一些园区内,京东、阿里巴巴,以及毫末智行与物美、美团合作打造的无人配送车,成为居民采购的送货标配。可以说,自动驾驶从未如此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这也为后续探索商业模式打下了心智基础。
可以看到,即将过去的2021,自动驾驶正在规模化铺开的中国,有潜力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也有希望诞生全球性的无人驾驶公司。
量产的真相:
从性感概念到务实安全
汽车行业从不缺乏天马行空般的创造力,而全自动驾驶汽车可能是想象力的“巅峰”。但产业发展到现在,L5级自动驾驶遥遥无期,恐怕已经成为共识。
当整个行业不得不从空中降落到地面上,“量产”下的自动驾驶正在生长成何种样子,是2021年大众可以清晰看到的。
目前来看,已经或正在规模化量产的自动驾驶产品及服务,主要有三个共同点。
1.L4级自动驾驶量产,以商用车为主,集中在公交车、物流配送车、客车货运等领域。公共出行领域,主打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文远知行,开始探索公交、同城货运等多场景服务;Zoox、百度阿波罗、轻舟智航也相继布局自动驾驶巴士(Robobus)赛道。无人配送领域,从长城技术中心智能驾驶前瞻分部独立而出的自动驾驶AI公司毫末智行,与阿里达摩院合作生产的L4级无人配送车“小蛮驴”实现了规模化量产交付,并在今年双11当天开启了最大规模无人车队送货进校园。货运领域,图森未来TuSimple敲响了全球自动驾驶卡车上市的第一钟之后,嬴彻科技也宣布实现了L3量产,后续OTA即可升级到L4,小马智行、智加科技也纷纷公布了自动驾驶卡车量产时间。
总的来说,L4级自动驾驶属于高级别、跨越式技术,技术挑战和难度都很大,直接面向乘用车会存在较大的心理顾虑,而路况相对简单、事故率较低、提质增效明显的商用车,更容易实现L4规模化落地。
据中信证券测算,商用车自动驾驶软硬件潜在空间约4000亿元,自动驾驶运营服务空间约3万亿元。在这一领域拿下重要一席的玩家,未来的商业前景可堪期待。
2.自动驾驶乘用车量产,以L2级别技术为主,L4及更高级别的乘用车探索或项目终止、或落地放缓。
在乘用车领域,今年曾出现过关于“自动驾驶”还是“辅助驾驶”的误会事故,引发了人们对跨越式技术的审慎思考。我们发现,能够规模化量产的自动驾驶乘用车,大多以L2为主,比如小鹏汽车,一直比较将自动驾驶定义为L2级的辅助系统;量产并搭载在数千台魏牌摩卡汽车上的辅助驾驶产品“小魔盒”,则是毫末智行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在发给加州机动车管理局(DMV)的邮件中,特斯拉也承认FSD和Autopilot一样,都是L2级自动辅助驾驶系统。长城汽车的L2级自动驾驶渗透率也高达40%。
总的来说,为了达到技术可靠、能够量产的目标,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需求,选择渐进式发展,从L2、L3辅助驾驶逐步演进到L4、L5级无人驾驶,是特斯拉、小鹏、长城等整车厂商,以及毫末智行这样孵化于主机厂的科技企业们的一致选择。
在2021年举办的AI领域顶级会议第三届北京智源大会上,毫末智行CEO顾维灏提到,自动驾驶将随着算力、数据、网络以及整个社会系统法律法规的发展完善,按照“从低速到高速、从载物到载人、从商用到民用”三大定律,渐进式、有序落地。
相比渐进式企业的谨慎,跨越式车企的2021并不好过,继Uber 出售 Uber ATG之后,Lyft也将L5自动驾驶部门卖给了丰田,甩掉了烧钱的包袱;发力完全自动驾驶的苹果造车,今年进展寥寥,团队人员也传出流失的传闻。马斯克宣称要在2021年推出L5级全自动驾驶功能的豪言,并没能实现。以“完全自动驾驶系统”享誉全球的Waymo,今年也相对沉寂。国内,选择跨越式技术的自动驾驶企业,同样普遍存在落地难、量产难的情况,比如专注L4/L5级自动驾驶的小马智行,近期就传出乘用车“造车”计划停滞的消息。
总的来所,跨越式、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实现难度大、研发周期长,相关企业也必然会面临商业化难题,反观走渐进式路线的特斯拉、毫末智行、Momenta、小鹏等,在商业运营层面步步为营,量产形势较好,销量一路走高,估值也屡创新高。
3.生态的力量,从各自为战到阵营防守。早先的自动驾驶行业还是科技企业、主机厂等各自为战,但2021年,量产交付的大多是生态联盟的体系化进击。
比如特斯拉就与充电桩企业合作,搭建全美充电网络;前不久的“1024小鹏汽车科技日”上,小鹏也强调要先把AI和制造能力做好,才能搭建自己的生态,回馈生态公司。通过规模化量产,与生态伙伴共同成长,正是毫末智行的量产之路,除了背靠长城汽车的制造能力和整车业务之外,还来自于美团、物美、腾讯、高通、百度、中科创达等上百家生态合作伙伴的加持,共同在研发、制造、落地、迭代、运营等商业化关键环节上进行探索。
全球“缺芯”的大背景下,量产自然也离不开芯片等生态伙伴的支持,小鹏、蔚来、广汽等国内企业都与海外芯片厂商Mobileye、高通等保持合作。
从上述三个量产的真相中,可以发现,市场从追逐跨越式技术的性感概念,正在变得更加务实、审慎,所以重新将渐进式路线视为接下来的发展希望,走上了一条更注重可持续商业循环的良性道路。
而无人驾驶的商业空间打开,需要主机厂和科技公司、产业链共同体,共同以“量产”这柄利器劈开天地,形成规模化、高速前进的市场需求与发展空间。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只攫取、不建设,这块新开辟的商业空间必然是混沌的、无序的,自动驾驶究竟靠什么支撑起产业逻辑和商业规范?
产业的苍穹:
支撑自动驾驶的天与地
梳理中国自动驾驶技术与商业应用领先者的动作,会发现这些企业的兵强马壮,固然有市场趋势的影响,更多是长期战略选择的支撑。
安全为天,撑起了市场的真实需求。
随着规模化落地,无论乘用车还是商用车,自动驾驶的安全性、稳定性都决定了业务效率和人身安全,大众对安全问题也必然会有越来越严格的期待。
可以看到,自动驾驶出租车,都将安全看作第一天条,经历了长期的封闭路测和公开路测,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在1800万公里测试里程中,迄今为止“零”事故。业务范围包含了乘用车、低速无人车和智能硬件的毫末智行,则遵循“从低速到高速,从载物到载人,从商用到民用”的自动驾驶三定律,循序渐进地收集数据、迭代产品,在绝对安全的基础上,再追求尽可能的聪明。
这些企业的探索也说明,唯有将安全视作天大的事,才能让业务可持续发展。
数据为地,培育出领先的技术创新。
安全意识最重要落地到过硬的产品和系统之上,纵观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企业,无不将真实数据的积累作为技术创新的前提。
特斯拉就基于大量汽车用户传来的、真实道路的多样化数据,使其系统表现比基于路测数据和模拟数据的系统更出色。中国错综复杂的真实道路场景,正是自动驾驶企业最好的技术试验场。比如毫末智行,预计在3年内搭载100万台乘用车,意味着每年数百亿级别的真实道路的里程数据,这种平台型数据优势能够形成壁垒,建构起领先的算法在不同的交通场景下,执行可靠的自动驾驶策略。
真实而庞大的数据土壤,才能生长出安全的产品能力,支撑起规模化部署的商业畅想。
群雄并起的自动驾驶领域,谁能在“五代十国”般的乱局中成为一方诸侯,还是未知数。自动驾驶企业们厉兵秣马,在规模化商用中抢得先机,2022年或许会看到一轮洗牌和更迭。
但毫无疑问的是,规模商用的源头与终点,都是为了鼎革天地,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在智慧出行时代,享有更好的自动驾驶体验。
从这一点来看,自动驾驶“规模效应”所释放的能量,只是刚刚开始。
文章来源:藏狐 脑极体
(采编:www.znzb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