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未来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科创中心

来源/作者:新浪科技| 发布:智能装备网|发布时间:2022-02-11|阅读:226

本期嘉宾:中国经济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 魏建国

“中国发展为全球科创中心的优势包括人才队伍的构成、研发费用以及研发时间的领先。”中国经济国际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对《大道直行》表示,未来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科创中心。 

而在过去一年中,全球贸易面临着世界港口拥堵、行业受阻、原材料涨价、等诸多负面因素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仍然保持高速增长,其原因是什么? 

魏建国直言,中国整体的生产链、供应链的稳定,给全球买卖双方更大的信心。此外,中国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特别是4亿人口的中产阶级所带来的高消费,不仅促进内循环,而且也吸引着外贸的持续增长。

供应链稳定是外贸增长的“定心丸” 

“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一直超出预期,以两位数的趋势大步增长,我预测今后还会以两位数继续增长。”魏建国表示,一开始大家以为整个进出口贸易会呈现前高后低,或者受到疫情影响,事实证明外贸并未受到影响。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8.0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27.1%。其中,出口9.85万亿元,增长28.1%;进口8.22万亿元,增长25.9%。与2019年同期相比,进出口、出口、进口分别增长22.8%、23.8%、21.7%。 

另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统计,2020年我国全年商品出口贸易在全球中的占比达到14.7%,创下历史新高,且这一增幅也是近20 年之最。 

疫情以来,原材料涨价、世界港口拥堵、行业受阻、物价上涨,包括人民币升值等因素交叉影响,但外贸仍然保持两位数增长,这是为什么? 

在魏建国看来,中国整体的生产链、供应链的稳定,给全球买卖双方更大的信心。此外,中国的双循环首先在外贸上释放了效能,随着双循环的逐渐发力,新格局将继续逐渐释放效果。它(经济双循环)会在消费、投资上带来更好的效果,效果亦会日益明显。 

“中国的疫情管控,以及上下游供应链的稳定,等于是(给全球贸易者者)吃了定心丸,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商品出口不仅仅是现在,今后还会继续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个两位数可以表现在疫情过后,甚至是今后全球疫情恢复后仍然增长。”魏建国说。 

“预计全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结构将进一步优化,贸易大国地位更加巩固。”商务部在去年12月16日的会议也公示,今年下半年我国外贸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全球经济保持复苏态势,外需好转,联合国贸发会议预计今年全球货物贸易出口将增长22.4%;二是在疫情反复冲击下,全球供需缺口仍然存在,中国依托完备的制造业体系继续满足国际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三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进口增速有较大拉动作用。 

2021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国家数量、企业数量、参展面积、成交金额都超过了以往。据了解,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参展国别、企业数均超过第三届,总展览面积进一步扩容到36.6万平方米,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回头率”超过80%。 

在魏建国看来,进博会的盛况释放了一个信号,就是中国这个非常巨大的市场,正在发挥像是吸铁石一样的作用,这个吸铁石不但吸收了全球的农产品、林产品、水产品、海产品、矿产品,同时也吸引了很多高端消费品、制成品、初级产品,甚至包括奢侈品。 

“中国下一步将会成为全球生活消费的主要国家和生产消费的主要国家。”魏建国说。“中国是一个特大市场,特别是4亿人口的中产阶级所带来的高消费,吸引外贸的持续增长。”

中国将成全球科创中心 

“中国发展为全球科创中心的优势包括人才队伍的构成、研发费用以及研发时间的领先。”魏建国表示,未来5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科创中心。 

“500年时间,5个国家,大约每100年世界的科技中心会转移一次,美国成为全球科技中心是在上世纪的40年代,到今天为止多少年了?80年了。按照100年算,那还有20年,20年以后由哪个国家担任这个科创中心呢?我的答案是中国,而且进一步说,不用20年,也不用10年,而是5年。” 

魏建国对《大道直行》分享了三个趋势,第一,全球的资金已经东移,开始集聚香港,这样的资本被我们叫做创投融合,更多的创新诞生于这一领域。比如说,大数据、云计算、5G、半导体等新材料、新工艺、生命科学、生命医学、养老健康等,都会释放出更多的项目。而这些项目会招引更多的资金,这些资金则会带来更多的人才,而许多人才会带来更多的创新。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很重要的是创投。 

第二,谈及创投,我国的创投——也就是风险投资基金——怎么样才能够做到在这个时候自由地进出,在金融这方面需要有一定的改革。十个项目九个失败了,有一个项目成功了,对于风险投资就是成功的,这是风险也是机遇。 

第三,调动科技人才的积极性,他们是我们整个科技创新的一个细胞,每一个细胞的活力发起来,我们国家要成为全球的科技中心,我们应该举双手拥抱这个科技中心的到来。 “这其中还有一点不足,就是科技创新的生态要改善,创新的活力还不足,在这一点上需要我们深思。” 

据中国科学院统计,人才队伍里面,66%以上的人才都是低于44.6岁。我们的研发费用是全球最多的,投入也是最大的,已经达到了4万多亿,在全球连续保持第一。更重要的是,研发人员投入的整体研究时间全球第一,研发人员的全时当量平均指数已经连续五年超过7%。 

魏建国直言,我们的人才队伍很多,研发费用也不少,投入的研发量也可以,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都有,创新的活力却不足。如何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让科技创新的潜力释放出来,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理念,如何把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像当初我们研发“两弹一星”,特别是像青蒿素等,这是很不容易的,也是值得思考的。

形成“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创新局面 

2021年11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了《科技体制改革三年攻坚方案(2021-2023年)》。方案指出,开展科技体制改革攻坚,目的是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锚定目标、精准发力、早见成效,加快建立保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体系,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化能力。 

魏建国说,这是有着十分重大影响的一个三年行动计划,企业应该好好地抓住机遇,三年行动计划是科技人员早就盼望的,希望早日到来的一个计划,这个行动吹响了整个企业跟整个科技的结合。 

在魏建国看来,资本是跟着市场走的,市场是跟着项目走的,项目是跟着资金走、创新走,创新又跟着人才走,在这个闭环里面,很重要的一条企业是主体。因此,三年行动计划里面把企业推向了整个科技创新的主体,而三年行动计划又强调以企业为主体进入整个市场。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次科技创新的机会,特别是科技赛道的企业,更要抓住这次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系统布局和整体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科技领域基础性制度基本确立,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啃下了不少硬骨头。 

当前国家的体制如何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优势?魏建国表示,关键是要把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把科技人员的干劲、把科技人员的科技能量释放出来。“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科研人员的局面,需要在体制上要下功夫,而且下功夫关键是要落实好三年行动计划。 

魏建国建议民营企业,中国市场太大,机遇也更加多,碳中和、碳达峰,包括5G、新材料、新工艺、云计算、机器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等,在这块我认为这是民营企业一个很大的方向。“对于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科创可以说是二次创业的机会。抓住机遇就是抓住了战机,抓住了整个市场的趋势,抓住了资本最后的流向。” 

除此之外,魏建国还倡导企业注意绿色经济,国家提出的碳中和、碳达峰,可以说是一场革命,是一场深刻的革命。2030年之前如何能达到何降低能耗,降低碳排放,使2030年达到碳达峰,这方面企业应具备危机感,马上始着手行动,而不要再犹豫或等待。

文 | 新浪财经 刘娜  编辑 | 韩大鹏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注明转载自互联网及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该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资讯内容涉及贵公司版权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十五天内联系本网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资讯

周一至周五 AM9:00 - PM18:00

站务与合作:info@deppre.com

广告与积分:2528074116@qq.com

扫码关注或加入QQ群(577347244)

Copyright ©2024 德普瑞工控工程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装备网 - 领先的智能装备采购交易平台,帮助企业轻松做成生意!  ICP备案号:粤ICP备1505587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