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伟大目标已经确立,国家各行各业都在为实现“双碳”目标而努力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突破10亿千瓦的发展目标已确立。
可再生能源发电对化石能源的增量替代已经成为国家在能源领域重点布局的方向。在此方向引领下,新能源企业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通过技术创新、理念创新、产业创新等多渠道实现对行业的引领。
从“戈壁明珠”的石河子到“水乡园林”的潜江;从新中国第一座油田的诞生地-玉门到东方佛都的朝阳;从“丝路之光”到“马背电源”……
这个诞生与成长在西部的企业——特变电工新能源的脚步已经几乎跨越了大半个中国,这一切的起点源于特变电工实现“零碳地球”的梦想。
逆变器研发直指行业痛点
特变电工新能源致力于成为全球卓越的绿色智慧能源服务商,其业务版图涵盖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微电网、SVG、柔性直流输电等诸多数字化电力电子装备,但逆变器业务却始终是其主导的重点业务。
众所周知,逆变器对于提升光伏电站收益尤为重要,逆变器的选择将影响光伏电站的最终收益。但逆变器产品种类何其多?有的兼容性不行;有的智能化程度不高;有的适应不了严苛的自然环境;还有的售后服务能力不行……
总之想挑选合适的逆变器,并非易事。
国际能源网记者自公开信息了解到,近两年特变电工新能源针对行业痛点在逆变器领域坚持技术创新和引领,屡屡创下新纪录。
不久之前,在青豫直流工程项目中,特变电工新能源TC630KH集中式逆变器成功通过了项目耐频耐压、低电压穿越、高电压穿越、连续高低压穿越等涉网性能测试,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涉网性能测试的集中式逆变器。
近日,特变电工新能源逆变器助力陕北定边黄河晶旺太阳能光伏电站和陕西翱腾光伏电站一次性通过陕武直流涉网性能测试,再次显示特变电工新能源逆变器在弱电网环境下耐频、耐压的优异适应能力。
针对逆变器走向高功率智能化的发展趋势,特变电工新能源推出的IV曲线扫描功能。这种技术可实现一键启动,对电站的15种事故进行线上识别。
不仅如此,特变电工新能源还推出了组串逆变器通信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GOOSE通信机制,确保信号安全快速传递,进而减少了电站运行、检修、维护的工作量。
特变电工新能源在2019年推出的核心产品TS208KTL-HV 型逆变器,让印度成为全球首批1500V、200kW级以上光伏项目并网的国家之一。
2020年7月6日,CGC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向特变电工新能源颁发了“1500V TS228KTL-HV系列组串逆变器”产品国标(GB/T 37408-2019 《光伏发电站并网逆变器技术要求》)认证证书,特变电工新能源成为业内首获此殊荣的企业。
特变电工新能源紧接着推出了1500V全新组串式逆变器系统解决方案,整体功率等级提升到320KW。
这款新品可以MPPT电流48A,支持600W+大功率组件,全面适配182和210组件产品,这款逆变器还能支持光储协同,其C5的防腐等级让其适应各种高湿、高温、高盐雾、高风沙的恶劣环境。
特变电工新能源凭借其在逆变器领域的创新实力和技术优势,业务已经遍布全球4大洲20多个国家。
全产业链生态
特变电工新能源在逆变器领域取得的成绩仅仅是公司众多产品的一部分,其在特高压设备领域也有一定建树。
2020年12月27日,昆柳龙直流工程正式启动投产送电。特变电工新能源为接收端的广西柳北换流站提供2套±800kV柔性直流换流阀。
据悉,换流阀可以作为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心脏,在特高压输电项目中不可或缺,该产品首次将柔性直流技术从±350千伏提升到±800千伏,送电容量从100万千瓦提升到500万千瓦,有效推动了新能源电力大规模使用。
然而柔直换流阀也非特变电工新能源的最终定位目标,特变电工新能源立足于打通上游电力整个产业链,实现智能化、一体化的发展。
国际能源网了解到,特变电工新能源目前的业务始终围绕零碳地球数字能源的重心点进行布局。从零碳场景应用到智能化产品服务再到创新系统解决方案以及光伏逆变器、储能逆变器、SVG、储能变流器等设备做支撑。
零碳在不同场景的应用可以看作是智慧能源产品与园区、建筑等领域的融合,而实现零碳的途径需要从电源端、电网端和用户端全面进行智能化和数字化进行升级。
不得不说的是特变电工新能源的TB-eCloud云平台,结合TB-eCloud云平台可以实现电站的全数字化智能化运维,全面提升运维效率,降低度电成本。
此外,国际能源网了解到,特变电工新能源还通过智能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克服了目前行业中储能系统应用的核心难点。
由此可见,特变电工新能源的业务已呈现网络化、立体化的智慧能源体系。
面向多场景,一起向未来
在我们国家实现零碳目标过程中,能源供给和消费方式将发生非常大的改变。在全世界终端能源消费总量中,电的占比将由2018年的19%增长到2050年的70%左右,电力需求将从目前的27万亿度/年增长到2050年的90——120万亿度/年。到2050年,中国将会需要15万亿度零碳电力,其来源包括2400GW风电、2500GW光伏、230GW的核电等,这些装机规模都需要逐步建立,电力的零碳化发展直接影响到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近年来,特变电工新能源围绕构建“能源物联网+源网荷储一体化+风光水火储输一体化+多能互补+智慧能源平台”的新能源体系,推动着“特变电工绿色能源全生态链应用解决方案”在多应用场景、多技术场景、多运行场景的“三多场景”下的全面应用,引领“风光储+”业务模式下的光伏平价上网新时代。
未来,以数字能源赋能“零碳地球”,坚持用绿电赋能绿电,积极推动全社会能源革命,特变电工新能源以稳中求进的姿态,一步一个脚印,坚定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