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目前,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革命中的重要支撑,正以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姿态快速发展并渗透到我国经济的各个领域,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初步显现。我们生活的世界正在变的越来越数字化,人与人之间的弱关系可以通过算法建立强链接,让之前不可能的价值交换活动成为现实,从而扩大人类社会的价值交换领域。
导语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兴起及应用场景逐步落地,加速构建新一代价值网络和契约社会,悄然改变了社会的交易方式、生产效率乃至人际关系。特别是近年来区块链逐步进入产业应用阶段,分布式存储、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加密算法等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跨链、分片等技术研究进一步下沉。可以预期的是,区块链将逐步成为打造信任经济的新引擎,越来越多的场景被逐步激活,物理世界、数字世界与金融体系将高度连通,数据和资产可信流转,从而极大的激发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1、区块链进入快速发展的产业应用阶段
随着劳动力成本升高和网络云计算等数字基础设施的铺开,近年来数字化浪潮正在快速席卷各行各业。未来的数字浪潮会从企业自身的数字化逐步走向产业协作的数字化,产业协作数字化的核心在于链接和信任,而产业协作数字化关键就在于如何解决供需关系中的链接和信任的难题。在区块链的运作原理中,块链式数据结构与分布式存储有机结合,通过多方共识记录交易结果,在技术和机制上实现了可信、共识、防篡改能力,其关键核心技术有点对点通信、共识机制、加密算法、智能合约等。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深入,高性能、强隐私、互联互通等成为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着力点,关键技术进阶正朝着应用端汇集。经过十余年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区块链技术获得广泛的应用,学术界、产业界持续加大对区块链相关技术的研究力度,分布式存储、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加密算法等关键技术取得新进展,跨链、分片等技术研究深度进一步下沉。技术的逐步成熟催生区块链与更多的场景实现快速融合,仅以蚂蚁链为例,区块链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贸易金融、供应链管理、司法记录、数字版权、食药溯源、交通出行、政务民生、数字政府、教育职业认证、数字物流、公益认证、医疗健康等50多个领域,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日益紧密结合。
2、我国区块链发展应用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发达国家和地区重视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平台建设,如以太坊作为区块链项目中开发、应用、生态较为健全完善的开源项目,以其设计更加简洁、开发更加便捷、性能更加突出、系统更加智能、生态更加丰富等优势,近年来受到业界各方,尤其是区块链开发者的认可。然而,国外区块链产业的重心主要集中在金融领域,近年来在供应链和政务领域探索力度在逐步加大:2016年沃尔玛、IBM 等共同成立了针对猪肉的产业供应链的区块链试行项目,确保农业生产细节、批号、工厂和处理数据、到期日期、存储温度和运输等信息精准。2018年,欧盟委员会和欧洲区块链伙伴关系(EBP)推出欧洲区块链服务基础设施(EBSI)计划,旨在确保欧盟公民在利用公共服务进行跨境交易时的安全便捷。
与国外相比,我国区块链行业目前发展呈现如下四个特点:
第一,专利申请全球领先,重视底层技术自主可控。截至2020年末,中国专利申请公司的数量和专利申请数量上均排在世界首位,累计有4100多家公司,累计申请了超过3万件区块链专利,占全球总数的58%。特别是进入到2018年之后,我国区块链专利申请进入井喷阶段,过去10年申请的区块链总数中有90%的专利集中在2018-2020年之间。区块链技术近两年被广泛用于解决人与人、企业、政府之间的信任问题,在金融、电商、制造、物流等行业获得大力推广。以蚂蚁链等代表的区块链企业坚持自主研发,打磨核心技术,沉淀了金融级的区块链引擎,可提供具有可扩展共识网络,双层网络,高效智能和合约引擎支撑的10亿账户和10亿日交易量金融级服务。
第二,应用实践多面开花,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截止2021年上半年,我国的区块链应用案例超过200 项。其中金融、供应链、电子政务等领域落地案例较多,效果较为显著。在“区块链+ 金融”方面,银行领域对区块链技术保持了持续的热度和关注,包括银行业和科技巨头均重视区块链在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结算清算等方面的应用;在“区块链+ 供应链”方面,开始拓展至全行业化应用,区块链技术在制造业供应链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使供应链流程更加高效、透明和可追溯。从区块链在供应链上的应用来看,我国三批备案区块链企业中,27% 的企业涉及供应链领域,是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领域。在“区块链+ 政务”方面,随着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体验正在逐步从单一的司法存证向数据共享拓展,越来越受到政府部门青睐;全国已有北京、浙江、广东等数10 个省份的有关政府部门采购了“区块链+ 政务”服务。
第三,政策扶持不断加码,标准体系日趋完善。我国中央和各地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对ICO等行为采取了严格的监管约束。同时要积极推进区块链和经济社会融合发展,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各地出台涉及区块链领域的相关扶持政策累积120 余件,其中区块链专项扶持政策近50件,云南、北京、重庆、湖南、贵州、海南、江苏、广西、广东、河北已发布省级区块链专项规划或指导意见。内容基本覆盖面向产业的技术攻关扶持、载体搭建扶持、技术成果转化扶持、人才培养培训扶持、产业活动扶持,以及面向企业的落地安置扶持、落地后的融资、上市、运营扶持等各方面。
第四,区块链在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南多点开花,服务国家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山西能源革命、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这些大战略背景,均体现了治理模式革新、利益互联、价值互通、营商环境优化等特点,而区块链技术恰恰能在这些变革中发挥其独特优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实际推出区块链产品或服务的企业超过1100家,位居全球第二,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以北京、深圳、上海、杭州、昆明等城市为中心。其中华北、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区块链布局前瞻性均较强,发展动力足,发展能力扎实。华北地区高校聚集,技术和研发体系完善,实力雄厚,并在政务、物流、能源等领域的应用上占据一定优势;华东地区在技术、企业、应用、政策等方面均衡发展,金融基础强,金融科技应用优势明显;华南地区聚集了一批区块链龙头企业,发展活力更加突出,探索力度更大;西南地区抢抓区块链变革机遇的决心非常突出,尤其是云南省,引进优势企业、人才,推动应用落地的力度空前,电力能源、有色金属、特色农业等应用资源丰富,融合实体经济发展的场景性更强,发展潜力巨大。
3、对区块链行业发展的建议
区块链技术目前正在从单一走向融合,产业应用逐步进入大规模实践阶段,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数字化的深化,数据应用的限制也逐渐凸显,数据权属、隐私保护、数据真实性、数据安全、数据共享等问题将日渐突出,而区块链技术恰好可以有效的解决数据爆发,以及数据强应用诉求痛点下的各项问题。区块链有望推动信任制度的变革升级,使得经济活中的信任从基于“人”的信任转化为基于“机器”的信任,发挥信任新基建的重要作用。有鉴于此,未来区块链行业应当重点如下完善:
一是加强顶层规划设计。研判美、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区块链战略布局、政策动向,立足国情加快出台我国区块链发展规划,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全面推动我国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同时加快从基础研究、标准、产业、生态等方面形成统筹机制,立足实际和需求,推动整合优化区块链联盟、协会等市场和社会资源,打造规范、高效、协同的区块链发展力量。推动“监管沙盒”“以链治链”等监管实践,采取包容审慎的监管态度,权衡好风险管控与鼓励技术创新二者的关系,进一步增强监管政策的弹性。坚决打击利用“区块链”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保障行业良性、规范发展。
二是提升标准引领水平。加快推动已立项国际标准落地,着力丰富区块链安全、治理等方面的国际标准提案,持续扩大在ISO、IEEE、ITU 等国际组织中的标准覆盖范围,提升和强化国际话语权。加快完成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备,加强统筹协调,制定我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标准化路线图、时间表,持续引领和规范产业发展。
三是加快关键技术攻关。建设国家级区块链创新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载体,加快推进密码技术、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演进升级,加快突破跨链、分片、隐私保护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区块链底层平台。以标准为指引,以互联互通为导向,构建自主开源社区,搭建统一框架原则,打造区块链互联互通基础设施。
四是加快应用孵化推广。推动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产品溯源、确权认证、供应链管理等方向为突破口,开展行业专项应用试点示范。推动区块链在金融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在跨境支付、票据管理、证券发行、保险、供应链金融、数字资产等领域开展应用示范,形成可验证、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推动区块链在政务数据共享等领域的应用,助力解决长久以来政务领域数据共享难、业务协同难的问题,。推动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应用,为证件办理、业务办理、医药费和发票报销、公证等民生服务提供支撑,为水、电、气、热等基础公共资源配置提供公平高效的优化方案。
五是强化资源汇聚协同。建立区块链产业投资基金机制,鼓励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基金积极投入区块链产业发展;完善区块链科研成果利益分配机制,制定人才入股、技术入股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提高科研人员特别是主要贡献人员在知识产权归属、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收益比例,不断增强创新创业积极性。
结语
在价值互联网时代,区块链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组成部分和信任基础已成业界共识。
因此,在完成从泡沫破裂低谷向稳步攀升复苏期的转变之后,业界各方不仅需要客观面对区块链所面临的困难,还要更加秉持“科技让生活更美好”这一理念,携手创造一个“让区块链走进生活”的生态环境,积极推动区块链在更广泛的新经济、新消费场景中得到成熟和有效应用。
(文章来源:阿里云研究)
(采编:www.znzb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