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四化”与ERP应用

来源/作者:CECHINA| 发布:智能装备网|发布时间:2021-12-09|阅读:350
【智能装备网讯】


  ERP在企业内的实施和应用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的基础管理、ERP应用基础、应用效果的持续提升等方面应该互为因果,相互促进。  自ERP概念提出以来,企业导入ERP已有近40年的历史。然后,作为一种复杂而又系统的管理思想和工具,ERP的实施和应用注定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根据相关机构的调查,51%的ERP项目是失败的或没到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Robbins-Gioia,2002);其中,就有类似Nike、HP这样的知名企业。具体到中国的企业界,因为普遍的基础管理薄弱,ERP的实施和应用效果更加是不理想。  在笔者看来,ERP在企业内的实施和应用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企业的基础管理、ERP应用基础、应用效果的持续提升等方面应该互为因果,相互促进,笔者将之称为基于ERP应用的企业管理“四化”,即,企业管理标准化,标准管理流程化,流程管理数字化,数字管理智能化。 图1 基于ERP应用的企业管理“四化”  企业管理标准化  企业管理标准化的提法和做法至少可追溯到上世纪初,以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著作《科学管理原理》面世为典型标志。稍后,企业管理标准化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的管理学分支:工业工程与作业研究(Industry Engineering and Operation Research)。  企业管理标准化是ERP实施和应用的关键基础之一,其标准化成果主要体现在ERP所用到各类主数据上;比如,物料主数据、供应商主数据、客户主数据、定价主数据、产品目录和可配置模型、物料清单、工艺路线、加工指令、包装要求、工装夹具、设备保养计划、质量计划、抽样程序、缺陷目录、解决措施、工时定额、费用类别、分摊规则,等等。  我们基本可以说,每一个ERP项目的数据整理工作,就是对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全方位“体检”,将对企业管理标准化提出全面、具体和精细的要求。如果数据整理的内容有缺失或质量不高,ERP就很难成功上线。  企业管理标准化主要有赖于职能部门,尤其是管理考核、标准化、质量、技术、工艺、设备等部门的日常工作质量。以物料主数据和BOM的管理为例,很多企业只有件号而没有料号的概念,有的只有简单的产品目录而没有进行模块化和可配置的管理,有的只有工程BOM而没有制造BOM或销售BOM,这就需要在ERP实施时重新梳理,其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数据质量上还不一定能得到保证。  标准管理流程化  以制造型企业卓越运营的几个主要指标——速度(Speed或Time)、质量(Quality)、成本(Cost)等来说,任何一方面的良好表现,都离不开企业内各业务、各职能的高效协同,这就需要打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部门墙,具体的做法就是标准管理流程化。  标准管理流程化是ERP实施和应用的关键基础之二,而这要求企业必须建立起完备的流程管理体系和能力来做支撑。在具体实践中,很多企业并没有流程管理的相关的概念,更不要说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式运营,以及包含流程所有者、流程使用者、流程监控者等的角色分工和治理体系。  流程管理包括业务分析、流程设计、流程实施、流程运行和监控,而企业管理标准化的工作成果将体现为流程中某个作业SIPOC(Supplier,Input,Procedure,Output,Customer)五要素的某个要素,并具体在流程设计时予以明确和进行立体、层级和模块式装配。  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体系中,与ERP有关的流程主要是订单交付流程和报表分析流程,具体包括:计划到成品(Plan to Product)、采购到付款(Procure to Pay)、订单到付款(Order to Cash)、请求到服务(Request to Service)、记录到报告(Record to Report)、分析到决策(Analysis to Decision),等等。  流程管理数字化  在现代化的流程管理中,流程实施、流程运行和监控等工作的落地主要是借助ERP等IT系统的实施和应用来完成的,我们又称之为流程管理数字化。当然,流程管理数字化的内容不只仅限于此。  按笔者的理解,所谓的数字化,指的是借助数字化技术和IT系统的实施,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网络化、可视化和透明化。  网络化指的是业务流程、企业资产等各经营管理要素的电子化和联网化,将实的东西以Byte和网络等虚的形式表示和识别出来,具体实现形式有C/S三层架构、SOA架构、关系型数据库、工作流,等等。  可视化指的是企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即,如何做以及做得这样,都可以用数字来说话。比如,订单交付周期是多少,订单及时交付率是多少,库存周转率是多少,某个产品的制造成本是多少,制造成本的计划/目标/实际等差异比较如何,等等。  如果说可视化回答的是只是业务是怎样的(What/When/Where/Who/How much或How many),而透明化则更进一步,回答的是业务为什么是这样的(Why)。以制造成本的计划/目标/实际等差异分析为例,通过制造成本的透明化,我们不仅知道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或目标成本发生了多少偏差,还知道到底是价格差异还是数量差异,以及引起差异的原因是订单不饱和,还是生产不均衡,抑或是原材料涨价了,等等。  数字管理智能化  数字管理智能化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高级阶段,也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之一。如果说流程管理数字化是让企业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过去,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则是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当下和应对未来。  数字化管理智能化又可细分为可配置、可预测和自适应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和所面对的市场需求是持续变化的(多变),而企业内部的各项作业则需要在相对稳定、标准或规模化状态下才能实现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的运行(少变),要想将外部的多变和内部的少变进行有机联系和平滑过渡,就要通过包括组织架构、流程管理等在内的经营管理体系的可配置来实现,数字化管理可配置的目的就在于此。以SAP S/4HANA为例,其最鲜明的特点,也其优势之一就是系统的可配置非常强。  可预测指的是借助ERP系统,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来预测未来,从而让企业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如果企业与供应商签订了一个长期的供货合同,通过SAP S/4HANA的嵌入式分析,系统可以预测该合同将于未来的何时执行完成,并提前预警给相关人员,便于企业提早做新的采购洽谈。预测性设备保全、预测性质量管理、需求驱动的MRP,等等,都属于数字管理可预测的范畴。  自适应指的是系统借助规则性分析等数字化高级分析技术,帮助企业在多个可选项中做出合理的决策,也称为基于规则的模型决策。比如,借助ERP系统做新产品定价分析并确定一个合理的价格,以统筹权衡到“价低量大/薄利多销”和“价高利高/高净值”等情形的定价影响。  数字化管理的自适应必须建立在可配置和可预测的基础之上。  结语  以企业管理标准化、标准管理流程化、流程管理数字化、数字管理智能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企业管理“四化”,高度而概括地阐明了企业管理与ERP应用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企业管理的提升和ERP应用的优化指明了方向,可帮助企业系统地了解ERP实施和应用中所存在的重点、难点及其可能的解决办法,可供即将实施或已经实施了ERP的企业做相关参考。



(采编:www.znzbw.cn)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注明转载自互联网及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该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资讯内容涉及贵公司版权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十五天内联系本网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相关资讯

周一至周五 AM9:00 - PM18:00

站务与合作:info@deppre.com

广告与积分:2528074116@qq.com

扫码关注或加入QQ群(577347244)

Copyright ©2024 德普瑞工控工程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装备网 - 领先的智能装备采购交易平台,帮助企业轻松做成生意!  ICP备案号:粤ICP备1505587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