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制造的3D打印设备,超过七成销往海外市场,主要因为国内3D打印的需求尚未被完全挖掘,市场购买力有限,多数企业和个人还没有形成使用3D打印的习惯。这也导致了中国目前3D打印设备保有量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3D打印产业链分析
3D打印产业,由四个部分构成:
第一,3D数字化建模软件,3D数字化建模软件是3D打印的基础,无论是直接建模,还是逆向扫描,都需要用到3D数字化建模软件,国外的如CATIA、UG、CREO,国产的如中望3D等,3D数字化建模软件的发展水平,使用水平,和一个国家的工业设计创新能力直接制造过程;
第二,3D打印机硬件,3D打印机包含很多种类型,如选择性激光烧结(SLS)、直接金属激光烧结(DMLS)、熔融沉积成型(FDM)、立体平板印刷(DLA)、熔丝制造(FFF)、融化压模(MEM)、分层实体制造(LOM)、电子束熔化成型(EBM)、选择性烧结(SHS)、粉末层喷头三维打印(PP)等模式,现在国际主流的设备如美国的3DSYSTEM,Stratasys、德国的EOS等,国产的包括陕西恒通,湖北滨湖机电、广州中科院电子所、南京紫金立德、北京太尔时代等,3D打印机硬件把3D数字化建模软件所建立的3D模型,通过STL等格式导入3D打印机,进行分层打印的增材材料可支持的类型已经比较多,从大类上分,可以分成非金属非生物材料、金属材料、生物材料三大类,每一类又都包含很多种材料类型,以SLS加工模式为例,目前已经支持腊粉、聚苯乙烯、工程塑料(ABS)、聚碳酸酯(PC)、尼龙、金属粉末、覆膜陶瓷粉末、覆膜砂、纳米材料等多种材料;
第三,3D打印材料,目前3D打印相关,是3D打印的数据源;
第四,3D打印网络公共服务平台,了解3D打印行业的人士都知道,在发达国家,3D打印公共服务平台在3D打印产业链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Shapeways这样的3D打印网络平台,在3D打印的教育普及推广,创意呈现,在线企业服务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3D打印产业在国外的繁荣,3D打印网络公共平台功不可没。
以上,我们解读了3D打印产业链,软件、硬件、材料、公共服务平台,这四环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政府扶持3D打印产业的发展,必须从全产业链入手,只有全产业链的繁荣壮大,3D打印产业才真正在中国落地生根。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3D打印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认为,当前3D打印领域主要业务包括:设备制造、打印材料和打印服务。我们将目前市场上的厂商分为以下3类:设备制造商、材料提供商和打印服务商。
中国3D打印发展现状
2013年,中国3D打印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7.2亿人民币,年增长率达77%,在全球总规模中约占9.0%。2014年,国内3D打印市场规模约为47.4亿元,保持较高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主要集中在家电及电子消费品、建筑、教育、模具检测、医疗及牙科正畸、文化创意及文物修复、汽车及其他交通工具、航空航天等领域。其中,3D打印最大的三块需求分别来自民用消费、工业设计和航天军工。
国内3D打印市场过去四年连续翻倍增长,2015年中国市场规模在78亿人民币左右。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3D打印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认为,预计2016年将达到100亿,预计2018年国内3D打印市场规模将超过200亿元;作为全球重要制造基地,国内3D打印市场的潜在需求旺盛,未来国内将迎来3D打印的高速发展阶段。
中国一共拥有8.7%的3D打印机,专利数位居世界第三。随着中国工业4.0脚步的加快,3D打印技术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将更为广泛。若凭借30%的年增长率,2020年国内3D产值有望突破144亿元。
中投顾问在《2016-2020年中国3D打印产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中认为,目前中国制造的3D打印设备,超过七成销往海外市场,主要因为国内3D打印的需求尚未被完全挖掘,市场购买力有限,多数企业和个人还没有形成使用3D打印的习惯。这也导致了中国目前3D打印设备保有量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截至2013年底,全球3D打印设备保有量超过了20万台,其中美国约占40%,中国保有量仅占约不到10%。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中国对3D打印设备的需求仍有待开发。
(采编:www.znzbw.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