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自主移动机器人发布《汽车产业内部运输自动化》白皮书,赋能跨界造车新生态

来源/作者:智能装备网| 发布:ZNZBW.cn|发布时间:2022-03-28|阅读:691
【智能装备网讯】

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的领导者- Mobile Industrial Robots(以下简称:MiR)今日发布《汽车产业内部运输自动化》白皮书 (点击链接下载报告),以智能物流赋能跨界造车新生态。

从华为与赛力斯汽车联合打造的AITO问界M5智能电驱车开始交付,到索尼宣布与本田联合出资成立新公司开发纯电动汽车,2022年开年第一季度再度见证不少造车新势力入局。中汽协近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汽车市场趋势分析报告》[1]也显示,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预计达到2750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随着老牌车企和新贵势力纷纷下场角力,新能源汽车在中国遍地开花,新型造车生态加速形成。

跨界造车潮的背后是一系列政策利好的推动。新能源汽车是“十四五”规划一大战略焦点,国家又先后通过《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2]等各个专项措施规定了具体的路径,鼓励新能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企业跨界协同,力争到2035年令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

面对广阔的市场潜力和激烈的竞争,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纷纷希望围绕电池技术升级、芯片研发、充电基础设施等核心方面打造护城河。然而,要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需要的是“从头到脚”全链路的智能化升级。

MiR中国区销售总监 张愉表示:“汽车制造是个系统化工程,链条特别长,卡脖子的不仅是芯片等核心技能。为了让制造流程跟得上旺盛的需求,提升汽车全链智能化水平亦是重中之重,这不仅涉及研发、生产制造,还涉及仓储物流等各个方面。其中,造车厂房内部物流的优化是工厂智能化升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虽然机器人在汽车汽配行业已无处不在,但自主移动机器人在该行业却仍然是较新的事物,表明行业在内部运输自动化方面仍有很大优化空间。 ”

车厂内部运输面临多重痛点

首先,海量的需求给生产、仓储和物流系统带来了巨大压力。一台轿车的制造平均涉及约一万个不可拆解的独立零部件,结构与使用功能更为复杂的汽车则可能超过两万件。所有零部件进入工厂后需要高效进行装载、分拣、监测及运输存储,这对任何工厂都构成极大挑战。

其次,从人才发展的角度而言,在车辆制造和装配过程中,传统的内部物流运输主要依靠人力完成,这不仅效率低,难以及时满足交付需求,而且长时间的重复性劳动也使员工无法把宝贵的时间聚焦于价值更高的工作。

更何况车厂制造环境大多人车混流,许多企业使用人工叉车在工厂内部运输材料,但叉车的重量是小汽车的三倍,一旦发生事故,极有可能对工作人员造成严重伤害。

为应对上述挑战,许多企业纷纷希望采用机器人来协助人工作业,但传统的AGV机器人需要铺设电线或磁条等来作为“轨道”,限制于固定路线,扩展/更换工作区域既昂贵又耗时,这既不能满足柔性生产的需求,而且带来高额的部署成本,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

AMR机器人助力车厂内部运输自动化

与AGV机器人不同,自主移动机器人(AMR – Autonomous Mobile Robot)具备部署灵活、安全可靠、自主导航、简单易用的特征,无需铺设路轨或对厂房环境做出任何物理改变,易于扩展和更换工作区域。通过让AMR自动根据需求进行物料开箱、拆解、搬运及存储,并承担高风险及重复性的工作,能够在提升造车效率的同时大幅降低人员伤害的风险,并使员工能将更多时间投入到附加值更高的工作。具体而言,AMR机器人能够带来以下益处。

智能化:MiR通过“视觉技术”以及“运动控制技术”不断优化AMR的智能化程度。机器人能自主规划及调整路线、规避障碍物、停在指定位置自主充电、自动呼叫电梯、开关门、并实现跨楼层物资运输。高度智能的自主导航功能使其能够灵活适应造车车间复杂的厂房环境。此外,MiR自主开发的MiRFleet调度系统能够实现多台机器人的相互协同,进行7x24小时的多站点配送,按需解决不定时不定点的配送任务。

安全:MiR AMR能够在嘈杂且人机密集的动态环境中平稳运行,自动避障,安全稳定地穿梭于仓库和制造区域。所有MiR AMR都配备了双激光扫描仪,具备360度视场,在前行中始终都能提前感知周边环境,随时重新规划路线。此外,MiR AMR的传感视觉不受光线及灰尘影响,扫描精度高,整体安全性通过高等级认证。

开放灵活:作为具备开放性的复合机器人,MiR AMR通过MiRGo平台搭配超过几十款开箱即用的顶部模块,能够快速满足车厂各种具体场景下的细分需求。此外,如果说AMR行驶底盘自主导航的能力替代了人类腿脚的行走功能,那么协作机器人手臂则替代了人类手臂的功能,两者结合,大幅延展了机器人的应用场景。

成本效益:除了考虑购置自动化技术所需花费的初始成本外,企业越来越多地开始从总体拥有成本角度考虑投资回报,这意味着将因提高安全性而节省的成本、因解决方案灵活而节约的工时等因素纳入考量。MiR AMR部署时间短,不要求改变产线的物理环境,因而部署效率很高,且避免了停机停工时间,给企业带来了极佳的成本效益。

汽车行业拥抱AMR初见成效

目前,MiR AMR在汽车汽配领域已被福特、伟世通、佛吉亚等多家全球领先的车企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采用,广泛应用在零件/原材料运输、入库物流,废弃物处理等全流程。

在西班牙,以福特位于瓦伦西亚的工厂为例,这里每天生产2,000辆汽车,三台MiR AMR穿梭在车身和冲压车间之间运输各种尺寸和重量的工业材料。这是福特首次在其欧洲厂房使用协作式自主移动机器人。经测试证明,每台机器人平均每天能够为福特释放40个工时,让工人们投入到其他更为复杂的工作之中。

在斯洛伐克,伟世通在纳梅斯托沃的工厂每天需生产1万个驾驶台,并且要在特定时间向产线提供特定数量的物料,这对内部运输系统的精确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原有的AGV机器人无法满足。于是,伟世通部署了四台MiR 200机器人,在每个工作日全天候按需向SMT生产线供应PCB电路板、收集废料、以及运输塑料组件成品。且该机器人操作界面非常用户友好,员工无需编程知识也可操作实现功能扩展,从而快捷地将其部署到各类新任务中去。灵活易用的MiR AMR使伟世通不到一年便收回了投资成本。

 

在德国,佛吉亚位于斯塔特哈根厂房中的工人原本每天需花费8-10小时将产品从焊接车间经由油漆车间运送到组装车间,十分繁琐而耗时。佛吉亚于是部署了MiR 500和MiR 200挂钩机器人车队,在不同站点之间运输车架组件,并将MiR AMR与公司自身的ERP系统相集成,使机器人能够自动接收订单。这使佛吉亚完全实现了车架内部运输的自动化。

 

MiR是近年来在中国发展最快的自主移动机器人制造商之一,已深耕汽车行业多年,广泛服务于大型车企及零部件厂商。目前,MiR共有七款不同载重等级的AMR产品,从最轻量的一百公斤,到最重的一千三百五十公斤,能够满足多行业产线全场景运用,已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产品、第三方物流、食品饮料、消费品、医疗健康等诸多领域。凭借上述优势,2021年MiR全球销售业绩较上年同期增长42%。

(采编:www.znzbw.cn)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注明转载自互联网及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该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资讯内容涉及贵公司版权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十五天内联系本网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周一至周五 AM9:00 - PM18:00

站务与合作:info@deppre.com

广告与积分:2528074116@qq.com

扫码关注或加入QQ群(577347244)

Copyright ©2024 德普瑞工控工程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装备网 - 领先的智能装备采购交易平台,帮助企业轻松做成生意!  ICP备案号:粤ICP备15055877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