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张婷、熊卓团队:用于3D打印的载细胞微凝胶基双相生物墨水

来源/作者:3D打印网| 发布:智能装备网|发布时间:2022-01-24|阅读:343
【智能装备网讯】         用于3D打印生物墨水通常是具有适当的流变性特性的,这也是3D打印材料选择的最重要因素。此外,墨水还需要满足高形状保真度和理想微环境的要求。来自清华大学的张婷副研究员和熊卓副教授团队合作,开发了一种载细胞的微凝胶双相生物墨水(MB),在组织工程和软机器人等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
       相关论文“3D Printing of Cell-Laden Microgel-based Biphasic Bioink with Heterogeneous Microenvironment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发表于杂志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与传统的生物墨水相比,该生物墨水由两部分组成:(1)密排状态下的微凝胶为离散相,形成生物墨水的第一个网状结构;(2)水凝胶前驱体作为连续相渗透到空隙中,在微凝胶之间形成第二个聚合物网络。首先研究者以GelMA为载体,发现MB生物墨水在3D打印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挤出和结构稳定性,可以显示出明显的两相,并且该墨水形成的凝胶能够满足细胞的增殖和扩散。这种方法具有很大的通用性,允许从多种材料、各种尺寸和细胞密度制备细胞负载微凝胶。(图1)

图1 细胞负载MB生物油墨的制备与3D打印

        生物墨水的流变性对挤出式生物打印至关重要。研究者比较了MB生物墨水与本体水凝胶和传统的微凝胶基(JM)生物墨水的流变性能。如预期的那样,在室温下,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所有墨水粘度降低,并且微凝胶组分的添加增加了MB生物墨水的粘度。与传统的GelMA水凝胶墨水相比,MB生物墨水的粘度与温度无关。研究者使用海藻酸钠和GelMA作为墨水的前驱体发现,挤出打印所需的流变特性依赖于微凝胶的紧密堆积状态,而与微凝胶和第二网络的组成无关。
图2 MB生物墨水的流变性及组成的多样性

接下来研究者研究了MB生物墨水的可打印性,发现由于阻力较小,微凝胶被间隙水凝胶前体均匀挤出,通过405nm灯后交联进一步稳定,相邻层间有良好的互联性。并且该生物墨水能够打印出各种复杂的人体器官仿生结构。(图3)

图3 使用MB生物墨水的3D打印能力和保真度

然后研究者比较了不同墨水的力学性能,与GelMA本体水凝胶相比,MB生物墨水和JM生物墨水表现出更大的弹性,此外,对于MB生物墨水来说,微凝胶在压缩条件下被进一步限制在第二个网络内,因此与JM生物墨水相比具有相对较高的弹性模量。MB生物墨水具有非凡的结构稳健性和循环性能。(图4)

图4 MB生物油墨打印结构的力学表征

研究者将HepG2和HUVEC分别封装在MB生物墨水的微凝胶和水凝胶前体中打印肝组织。发现HUVEC主要存在于MB生物墨水组的微凝胶间区域。与纯水凝胶生物墨水相比,MB生物墨水组的HUVEC在第3和第7天表现出更高的增殖率,且形态延长,通过内皮细胞组装形成随机的管状血管结构,覆盖在HepG2微凝胶表面。MB生物墨水中有一个相对成熟的肝细胞基因和蛋白表达谱,能够增强肝功能和肝脏特异性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图5-6)

图5 三维打印血管化肝组织构建可调异质微环境
图6 肝功能及肝特异性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评价
 综上所述,这种微凝胶基双相MB生物墨水的设计灵活,具有机械可调性、超弹性和异构微环境,为生物医学应用(如组织工程和软机器人技术)中的3D生物打印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109810 (采编:www.znzbw.cn)
标签: 3D打印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网注明转载自互联网及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该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第一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资讯内容涉及贵公司版权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十五天内联系本网删除,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周一至周五 AM9:00 - PM18:00

站务与合作:info@deppre.com

广告与积分:2528074116@qq.com

扫码关注或加入QQ群(577347244)

Copyright ©2024 德普瑞工控工程 All Rights Reserved 智能装备网 - 领先的智能装备采购交易平台,帮助企业轻松做成生意!  ICP备案号:粤ICP备15055877号-8